作者|赵赛坡
头图|视觉中国
本期首先聚焦美国芯片限售令的最新进展,原定 30 天的缓冲期已提前生效,一系列芯片限售将对中国 AI 产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本期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英特尔正迎来糟糕时刻,高通发布新一代面向 PC的 CPU,英伟达、AMD 蠢蠢欲动,桌面计算的变革大幕徐徐拉开。
本期还将关注以下议题:
财报季:微软、Google 财报展示生成式 AI 发展情况;
市场:微软投资澳洲、市场认可“与英伟达站在一起”的公司;
研究:大模型透明度指数、训练大模型的能耗争议等。
接下来,欢迎和我一起复盘围绕数据与智能的产业关键事件。
计算·中美
先看美国芯片限售令的最新进展,英伟达本周向 SEC 提交的一份文件里称,美国商务部的新一轮限售令已经在周一提前生效。原本这项措施将在 10 月 17 日之后的三十天内生效,英伟达并未透露美国政府为何提起实施该措施。
受到该法令影响的 AMD 还没给出进一步消息,而在中国市场销售 Gaudi2 芯片的英特尔表示正在评估法规带来的潜在影响。
根据英伟达的文件,此次限售令受到影响的芯片产品包括但不限于 A100、A800、H100、H800、L40、L40S 和 RTX 4090 产品,这其中,A800/H800/L40S 的限售令已经生效。
此次限售令将给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特别是大模型领域带来巨大影响。首先,大模型的创业以及竞争门槛将大幅拉高,创业公司不仅要拿到足够的钱,还需要找到足够的 GPU,方式或许是多种多样——或灰或黑,方法或许比困难多,但成本一定高出不少。
其次,对于像百度、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公司,虽然此前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囤积了众多 GPU,而且还重金向英伟达预订了新一批 GPU,但随着限售令的出现,英伟达能否交付订单,以及交付多少订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更进一步,FT 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百度、阿里自研 AI 芯片的尝试如今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作为全球唯二代工高端芯片的公司,台积电、三星能否取得美国政府的许可,从而为中国公司生产这些在某些规格上已经超越英伟达 GPU 的 AI 芯片,已经变得极其渺茫。
第三,除了灰市或黑市之外,科技公司们也会通过采购英伟达过往芯片——比如 2017 年发布的 V100 系列——来持续为大模型的训练提供算力,毕竟这批产品还未进入限售清单,当然,也仅仅是目前。
不过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训练成本和效率之间的冲突会越来越大。如果你了解这几年 GPU 的发展速度,大致可以明白这些芯片在算力、能耗方面与当下最新芯片的差距,这无疑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公司训练大模型的成本。
未来会如何呢?半导体产业链的复杂性,让限售令的执行落地存在众多可以“灵活运作”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仅仅依靠所谓“口号”、“精神”,绝无可能可以在短期内——比如 10 年——复制一条独立于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链。
计算·产业
对英特尔来说,本周充满了一系列坏消息,这并不是因为英特尔又错过了什么,而是它的的地盘——PC 处理器市场——来了一群“野蛮人”。
路透社的独家消息称,英伟达已经开始基于 ARM 架构,设计支持 Windows 的 CPU;同样这样布局的,还有 AMD。
而就在北京时间周三,高通正式发布了一款基于 ARM 架构的 CPU Snapdragon X Elite,这款采用和苹果 M 系列类似封装架构的处理器,将在 2024 年出现在 Windows PC 市场。
这些消息叠加在一起,英特尔股价过去一周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
很长一段时间里,英特尔依赖于两大“法宝”控制着 PC 市场:其一是和硬件制造商达成深度绑定关系,通过补贴等一系列方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其二,利用英特尔在 x86 架构的生态优势,强化与微软操作系统的协同,进一步增强开发者在 x86 上的忠诚度。
当市场上存在大量搭载 x86 架构处理器的硬件与大量支持 x86 架构的软件,一个行之有效的“闭环”也就形成了,“外人”很难染指。
但过去几年,计算领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变化。一方面是苹果依托自研的 ARM 处理器,不仅迅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也让外界看到 ARM 架构在能耗之外的性能优势;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高通也在探索新的增长空间,这家公司自 2017 年就开始围绕“ARM+Windows”进行尝试,只是效果不佳。
也是过去几年,在 AI 领域大赚特赚的英伟达,继续强化在游戏加速市场的领先地位,AMD 持续探索低成本下的算力提升,以及,高通此番的重磅发布,也宣告整个个人计算市场将迎来一次巨大变化。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一个无比激烈的个人设备之上的算力竞争场面:架构之争(x86 vs ARM)、AI 之争(英伟达 VS 高通)、成本之争(英特尔 VS AMD/高通)以及理念之争(苹果 VS 其他)。
有一点已经非常确定,英特尔的糟糕日子,才刚刚开始。
巨头·财报季
本周又将进入一轮密集的财报发布季,正如我在此前多期 AI Insider 里所言,各大云计算公司每一季度的财报,都可以作为观察生成式 AI 落地,特别是如何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切入口,这次也不例外,两份云计算巨头——微软、Google——的成绩单显示,围绕生成式 AI 的商业化探索,并不容易。
先看微软。智能云业务本季度营收 242.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高于华尔街分析师预测的 234.9 亿美元;公有云 Azure 的营收增长也达到 29%,高于市场普遍预计的 26% 的增长。
结合财报分析师会议透露的消息,微软对于 AI 的重金押注已经在云服务上初见成效:
Azure 上的 OpenAI 客户达到 18000,相较 7 月份增长了 11000 个;
Azure 增长中的 3% 来自于人工智能,这个百分比高于三个月前的预测,当时给出的数字是 2%;
与此同时,微软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也实现了 185.9 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 13%,超过分析师 181.9 美元的营收预期。这个部门的产品包括微软 365、Dynamics 以及 LinkedIn 等,鉴于微软将在下月正式向企业客户销售微软 365 Copilot(价格为 30 美元/人/月),下一季度这个部门的营收值得关注。
上图展示了微软各大业务的增长情况,这家以操作系统起家的公司,早已成为依托基础设施(智能云)、生产力软件(Office 等)的巨头,借助生成式 AI 带来的产品创新体验,Azure 和 Office 还会迎来新的增长空间。另一个略微恐怖的数字是,截至目前,今年微软股价已经上涨了 35%,远高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同期 11% 的增长率。
与微软相比,Google Cloud 的财报显得极为平庸。本季度 Google Cloud 营收 84.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5%,这是过去 11 个季度增长最慢的一次。
根据 Alphabet CFO Ruth Porat 的说法,云计算增长放缓的原因是“云上客户优化”,但并未给出更进一步的消息。
所谓“云上客户优化”,可以理解为云计算客户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但不限于重新使用本地基础设施、采用多云架构等——降低云上的成本支出,这也是目前包括 AWS、Azure 以及中国云计算巨头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但分析师看来,营收基数本身就低的 Google Cloud,其营收放缓只会进一步拉大与 AWS、微软的差距,而生成式 AI 现阶段与云计算服务之间的脱节,进一步引发市场对于 Google Cloud 发展的担忧,其母公司 Alphabet 股价在财报发布会跌幅超过 9%。
本周其他几家巨头的财报:
Meta 新一季财报营收同比增长 23%,该公司股价今年已经上涨 150%,扎克伯格表示将继续向 AI 领域投资,并降低某些非 AI 项目的优先级;
IBM 新一季度营收和利润都超市场预期,该季度营收 14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4.6%,软件业务成为这家公司目前营收的主要来源,该季度营收 62.7 亿美元;
台积电新一季度营收达到 5467.3 亿新台币,同比下降 10.8%,但环比增长 13.7%,该公司还透露了一个重要趋势,芯片行业的糟糕时刻可能很快就会结束。
市场·流动性
关注金钱的流向。微软上周宣布,未来两年将在澳大利亚投资 50 亿澳元(约合 32 亿美元),用于 AI、云计算的基础投资以及生态构建、人才培训等。
路透社将微软此举看作是科技公司“政府公关”的典型案例,通过加大对当地基础设施的投资,换取当地政府在技术监管领域的支持。比如 OpenAI 涉及到的诸如版权、偏见等问题,正在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微软或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获取一定的主动权。
在半导体市场,金钱的流向逐渐符合“谁与英伟达站在一起”。两家韩国芯片公司——SK 海力士与三星——过去一年的竞争格局发生微妙变化,海力士在成为英伟达 HBM 供应商之后,股价大涨(截至目前已经上涨 67%),反观三星,过去一年只有 24% 的涨幅,这是市场投出的票。
当然,业务庞杂的三星,并不会因为芯片业务的滞后而对公司业绩产生直接影响,但成为英伟达甚至 AMD 等公司的芯片业务供应商,足以保证一家公司的业务发展。
关注几笔并购:
研究·其他
大模型公司 Anthropic 上周发布一份关于“AI 宪法”的研究。所谓“AI 宪法”,简单理解就是 Anthropic 公司对于如何规范 AI 模型研究与训练的一系列基本立场和观点,该公司调查了 1000 多名美国人,询问他们对于“AI 宪法”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这些建议训练了一个新版本的 Claude 模型。
接着,Anthropic 将这个模型与该公司根据“AI 宪法”训练的模型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个“模型”在价值观、理念方面有 50% 的重叠,整体上表现也基本一致。
Anthropic 的这项研究旨在提高其大模型研究的透明度,但其方法论的设计还是存在问题,比如调查样本里没有种族元素,这可能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毕竟,此前众多 AI 模型引发的偏见问题里,种族都是关键因素。
2010 年代深度学习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学术界与产业界大量开源、开放的算法/数据集,再加上各类学术会议的论文、交流等,使得人工智能即便在算法黑箱的背景下,还能保持产业交流的透明性。
但随着 OpenAI 逐渐成为“Closed AI”,各家公司——无论大公司还是创业企业——都对自己的技术三缄其口,不再发布与模型相关的论文,也不再展示数据集,在“商业秘密”与“安全”的宣传口号之下,整个 AI 研究的透明度大幅下降。
斯坦福大学 CRFM 研究所上周推出的大模型透明度指数也充分展示了这样的趋势。研究人员设计了 100 多个指标,包括如何构建模型、模型工作情况等,以此来衡量大模型的透明度表现。
首批重点关注的十个模型表现非常糟糕,在满分 100 的评价体系里,得分最高的只有 54 分,这意味着,没有一个主流模型能够及格,下图是是排名情况:
这项指数还几个发现:
至少 82 个指标可以被至少一家公司满足,换句话说,大模型开发者可以通过采用竞争对手的最佳实践来显著提高透明度;
开源模型的透明度明显高于闭源模型;
未来,大模型透明度指数也会根据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它会成为我们持续关注大模型透明度发展的重要观察入口。
关注大模型训练带来的能耗问题:
水:结合微软和 Google 公布的数据中心用水情况推断,ChatGPT 每 5 至 50 次提示,就会消耗 500 毫升水;
电:一份来自荷兰的研究称,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预计到 2027 年,AI 产业的电力消耗大概相当于荷兰全国的用电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