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是金融行业里的一个大的分支,也在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截止2017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超过了16万亿,2017年全年原保费收入3.66万亿元。这么大的一个行业,区块链是否有应用的机会?
保险是个业务环节较长的行业,从数据的收集,精算模型的建立,到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推广与销售,收取保费,客户管理,再到核查理赔,有比较长的业务链条。其中设计多个参与方,有多个环节涉及信息的采集、传输、使用,有通过区块链改进效能的潜力。
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潜力
在用户数据收集方面,如果未来形成较大的应用规模,会有更多的用户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上,如身份信息、健康信息、车辆信息、已购保单情况等,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调用相关信息,则一方面可以为保险产品研发与精算模型的建立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另一方面当向用户销售该产品时,获取授权就可以完成客户资料的录入,优化用户体验。
在销售环节,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如果将合同的细节信息以及保险代理人在销售环节的合规性都写进区块链,如果后期的理赔环节,保险公司与客户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对既往的信息进行追溯,从而可以减少很多纠纷的发生。
更激动人心的应用在智能合约方面。智能合约使得合同在触发条件达成后,可以自动执行合同。而在保险行业,复杂的保险合同让客户很难明白究竟哪些情况在保险保障范围内,哪些不在。智能合约如果发展比较成熟后,可以基于客户的情况以及公司自身的勘查、核验,基于触发条件由系统决定是否进入理赔程序。这对于客户的体验是提升,对于企业,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续保环节也是如此,将续保条件写入智能合约,由智能合约按照既定规则来确定客户是否符合续保条件进而决定是否可以续保。
在客户服务方面,客户的各类存证,包括合同信息、客户的身份资料、健康资料、汽车资料、建筑资料、销售过程中的试听文件等等,都可以以数字形式上传到区块链进行分布式存储,可以防止相关信息被篡改或者伪造。另外客户的积分也可以通过上链后进行保存和交易。
征信与风控也是一项重要应用场景。识别保险欺诈是保险公司的重要业务环节,这就需要对客户有更全面、精细的刻画和认知。区块链技术如果可以吸引更多用户将信息上链,同时通过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做好隐私保护,会有更多的保险用户征信数据,来改进行业的风控水平。
理论上保险业务全流程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来加以改进,不过现在技术毕竟还在初期,基础设施没搭建,具体应用还需要验证。
当下保险业对于区块链的应用状况与相关应用案例
目前保险行业对区块链的应用尝试很积极,不过目前基本还在试用阶段,多是在一些边缘的业务环节,在核心的理赔等环节,都是验证性测试,还不能将大量业务构建在链上。
民生保险利用智能合约进行自动理赔
理赔是保险行业的核心环节之一。目前在这一环节使用区块链的案例还不多。民生保险的验证性测试是其中少有的案例。
民生保险是万向控股持股37%的公司,而万向区块链又是国内较早入局并推广区块链的机构,因此民生保险与万向区块链合作,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有不少尝试。
民生保险于2016年底至2017年2月与万向区块链合作,探索“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自动理赔”的POC项目,基于理赔理算流程及规则,模拟基于关键假设依赖的目标理赔业务场景,验证了使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和存证技术实现线上自动理赔的可能性。不过考虑到医院数据上链的难度以及现阶段智能合约技术的局限性,项目并未真正落地。
民生保险相关负责人介绍业务场景
按照基于关键假设依赖的目标理赔业务场景的规划,利用智能合约和存证技术进行线上自动理赔的流程是:在客户购买保险的前提下,当场景触发需要进行保险事故赔付时,系统基于区块链与AI技术,按保险条款的规定,自动进行理赔责任的判定,并理算相关赔付金额,实现准实时自动或主动响应客户理赔需求,完成赔付,提高业务效率与客户满意度。
理赔业务解耦
民生保险在理算环节采用了MOT的模式来对62种业务单证、663个业务元素进行业务梳理和解耦,即从产品体系中梳理出在各接触界面的关键服务场景或关键时刻,共412种MOT,与663个业务元素共同输入后进行对照,为构建智能合约提供支持。
区块链应用于保险,关键一环是医院向保险公司提供被保险人的数据信息并上链,进入智能理赔环节,但医院处于保护信息安全、防范医患纠纷等考虑,不愿意将被保险人的数据上链。另外智能合约技术目前也有局限性,在运行效率、智能合约升级方面还有不足,上链、修改、调试都不够顺畅便捷,与链外数据的交互也需要提升。
在存证上链方面,民生保险使用存证技术将互联网保险售卖过程中客户的行为数据存证上链,例如类似数字指纹的数据,确保投保过程的透明和可追溯。
积分管理
积分共享与交易是目前多家保险公司正在探索的区块链应用方向。该领域相对来说技术难度与资源整合难度更小,更适合在区块链发展初期进行探索尝试。
泰康保险集团采用基于超级账本Fabric(HyperledGEr Fabric)架构的企业级区块链,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积分管理平台,为旗下泰康在线提供积分应用,可为其50万积分用户提供积分在线交易服务。该平台于2017年2月16日上线运行。基于该平台,泰康各子公司能够建立各自的积分应用,同时分别拥有一个专属的记账节点,在获得更多积分兑换、交易场所的同时,也能够保留自己的全部积分和用户信息。泰康的用户可以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积分通兑,还可以通过积分平台跳转到京东等多个在线兑换平台,用积分兑换电子货币。
除此之外,阳光保险于2016年3月8日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了“阳光贝”积分,用户在享受普通积分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发红包”的形式将通过积分向朋友转赠、与其他公司发行的区块链积分互换。
民生保险也建立了基于以太坊私有区块链技术的内部员工积分商城,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积分的创建、兑换商品的功能。
保险要素交易
上海保险交易所于2016年6月成立,是国内首家保险要素交易市场,已经搭建了保险登记交易、再保险登记交易、保险资管产品登记交易以及保险衍生品四大交易平台。保险要素交易,涉及到寿险公司、财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保机构等多方,保险涉及的标的也纷繁复杂,交易过程存在信息不对称,存在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等来确保交易信息真实的需求。
2017年9月1日,上海保交所发布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保交链",作为一个面向保险机构的底层开放平台,为保险交易提供区块链基础设施,减少保险交易摩擦、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风险。
保交链包含四大服务体系,其中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实现身份证书的认证、审核、颁发及管理的功能;共识服务体系确保分布式数据一致性;智能合约服务体系实现智能合约的安装、实例化、升级等管理功能,为区块链应用场景开发提供了支撑;平台服务体系实现动态组网、同一底层平台下多条区块链的配置管理和访问策略管理的功能。
从官网上看,目前主推的服务是区块链数字保单和保单质押平台,数字保单将保单信息上链,实现保单数字化托管,为终端用户提供验真功能,也使得保单的在线交易成为可能。使用区块链技术,保单信息分布存储于每个节点上,有助于解决保单电子化以后的信任问题。在整个托管和验真过程中,实现减少纠纷,减少摩擦。
保单质押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针对具有公示效力的保单冻结、质押、解冻等状态进行登记,可以在退保、理赔等场合保障保单信息的准确性,因为在每个节点的“广而告之”,质押的保单更为安全,保单质押流程更加公开。
航意险与延误险
2016年7月29日,阳光保险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航空意外险卡单,通过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依托其多方数据共享的特点,可以追溯卡单从源头到客户流转的全过程,各方不仅可以查验到卡单的真伪,并且,确保卡单的真实性,还可以方便后续流程,比如理赔等等。
在国外,法国保险巨头安盛保险(AXA)基于以太坊开发了名为“Fizzy”的新区块链保险产品,在巴黎戴高乐机场与美国之间航班上使用,为航空旅客提供自动航班延迟赔偿。智能合约与全球空中交通数据库相连接来不断监视航班数据,如果航班延迟超过2小时,“智能合约”保险产品将会向乘客进行直接的自动费用偿还。
互助保险
互助保障更强调公益性,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申请互助保障的会员的信息真实,防止诈骗,这样才能保障互助项目的可持续。
做为持牌的互助保险公司,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基于蚂蚁金服的区块链技术,上线了运用区块链技术记账的爱心救助账户,借助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用算法和分布式技术架构实现去中心化和信任问题,确保账户的透明性。
轻松筹推出了底层区块链平台阳光公益联盟链,用户的每一项有效操作均可以上链被全程记录,使互助行为有迹可循,另外阳光链采用标准化接口,支持对等机构以及合作伙伴接入,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如果选择接入阳光链,则联盟链上每个节点可以看到基金会的操作,如是否已经拨款,或公益服务是否已经落实。据报道,阳光链采用了谷歌RPC远程控制访问协议,以及PBFT算法以及拜占庭容错算法,支持双向流、单向流,每秒交易笔数可以达到10万次。
众托帮在2016年底就推出了心链,互助事件的捐助金额记录在心链上。众托帮将每次互助事件扣款的金额,以及每个参与互助的会员贡献的互助金记录在心链上,所有参与互助的会员也能够获得对应数量的爱心数字资产。
再保险
在再保险环节,区块链的应用也逐渐开启。
2018年2月,上海保监局牵头, 多家直保机构、再保机构以及科技金融机构共同参加,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了公司间再保险交易平台,针对三类直保合约与临分业务,以超过10万条真实业务数据完成各场景全流程实验。此次也是一种试验性的尝试,验证再保险实务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区块链带来的各种可能性。
上海保监局表示,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再保交易平台可完成磋商签约、分保、账单交换、理赔处理等交易环节,并可整合成统一的多链交易生态系统;实现提高交易效率和保护商业秘密的平衡,有利于规避交易纠纷,提高再保账单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直保公司的业务数据集中到数据前置子系统,通过区块链登记实现数据不可篡改;
经过授权的再保险公司和经纪人可以查询相关数据;
直保公司与再保公司之间的分出业务达成协议,并通过智能合约完成记录和记账;
再保公司之间就转保、分保业务达成协议,并通过智能合约完成记录和记账。
再保险行业有待于提升效率的地方在于:业务分出方(直保公司)和分入方(再保险公司)一笔业务需要反复沟通和磋商议价,过程繁琐效率不高;保单、理赔等数据多保存在保险公司内部核心系统,数据割裂,难以及时、准确地与再保险公司形成合理定价;再保险交易合同纠纷频发,交易成本高。
在区块链系统的作用下,再保险产业链上中下游多家机构上链,把直保公司的保单信息进行有效安全传输并存储,实现与再保险公司间的信息共享;关键的业务、合同数据都在区块链中进行存证,直保公司与再保公司之间的分出业务以及再保公司与再保公司之间的转分保业务的记录和记账,其不可篡改的特性能够实现对交易风险的管控。共同存证技术可以确保业务信息准确及可追溯,智能合约技术可以提高保单处理效率。
保险行业的底层应用与解决方案
为保险机构上链提供技术支持的区块链底层也在出现。2017年初,众安科技推出了安链云,是为支撑商用区块链系统对监管、隐私和复杂业务的适应,而设计的企业级区块链产品。目前主要的功能包括:
钛阳,是数字身份网络,个人或组织用户有全网唯一ID来标识身份。
钛合约,运用区块链技术存储合同文件以及签署记录,防止信息篡改。为用户提供在线签约服务。
钛存证,电子数据可通过钛存证加密存储,哈希指纹通过智能合约在众安联盟区块链上存证。
钛空舱,分布式数据存储网络,通过多节点协作实现文件的存储、备份和还原过程,具有低延时、持久性和高可靠的特点。
从功能体系看,安链云提供数字身份认证,可以为个人或组织用户在区块链上创建唯一账号,并进行实名认证,解决上链最初的身份问题;可以对信息进行分布式存储,对上链信息进行加密防止信息泄露,通过电子签名使合同信息去伪存真。
目前安链云落地的应用项目是与连陌科技合作推出的步步鸡,通过区块链+物联网的技术,对鸡从饲养到零售的全链条进行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创业项目主要聚焦的方向
以上都是有一定业务基础的公司在区块链方向上的探索。作为区块链的热门应用领域,保险也是很多创业项目的方向。业界有很多针对保险行业的区块链创业项目,如保链,通过把保险的核保理赔流程和逻辑写入位于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代码来自动执行,构成保链合约。合约可以为第三方保险公司提供包括专业服务共享的产品研究和开发、投保人身份认证、销售与核保、理赔、会计和保单贴现等服务,以应对各类保险定制需求。
MediShares则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相互保险智能合约的交易平台,,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基于平台产生的代币MSD获得基于平台发布的相互保障合约的赔偿资格,也可通过在平台上发起相互保障合约获得代币,智能合约的覆盖大病及意外等多个保障领域。
HMS希望构建一个全球区块链互助社区根据不同场景推出不同的互助计划,比如大病互助、恶劣天气互助、灾难互助等。为实现平台的运转,HMS计划创建HMC(Health Mutual Certificate)作为会员权证和参与互助计划利益流转的基础。用户加入特定互助计划之前,需要锁定一定数量的HMC。加入互助社区的用户,若触发赔付合约,则收到来自其他用户的均摊。已经加入互助的用户,锁定池中HMC余额小于最小单次互助额时将暂时失去会员资格。C端用户通过DAPP访问平台提供的加入互助、身份管理、赔付资料上传、社区等服务。
试验性尝试不少,大规模应用尚远
保险领域的区块链创业项目以智能合约、互助等为切入点,理论上看,这是区块链在保险领域的重要方向,不过项目都还在开发阶段,真正上线的项目很少,而且即使上线了,搭建了一个底层构建,只是第一步,也是相对简单的一步,更重要且更难的是如何吸引保险公司、承保人、会员等主体来上链,将保险活动迁移到链上,形成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系统。这才是关键。但创业公司能否有这样的资源整合能力,要打个很大的问号。也是因为如此,几乎每个项目都会发行代币作为激励机制,但这样有政策风险,而且如果成功ICO融到钱,团队是否有动力继续推动项目,以及代币到底是吸引力更多投机者还是生态参与者,也是未知数。
纵观整个行业的区块链应用,还在很早期的阶段,业界试图主动将区块链应用到具体的业务当中,在积分、航意险等方面有了一些应用,不过这些领域在保险产业中的地位并不高,基本是从边缘的业务环节进行试验;在互助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不过市场对其感知度并不高;在涉及核心的环节中,试验还很少,而且市场上这些案例影响很有限,后续也没有更多的跟进。因此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只能说刚刚开始。
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理论上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技术上也持续进步,加密技术、隐私保护技术、公式算法、跨链机制、智能合约等,都需要更加成熟才能承载预期中的功能;另一方面,还需要保险业生态中各个群体的支持,如何让投保人、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第三方鉴定机构、再保险机构等都上链,如何让他们在区块链的系统上获得效用的提升,还是很艰难的过程。传统模式已经运行成熟,而区块链还不成熟,现有的解决方案还没有显现出巨大的变革能力,这也决定了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推广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运用区块链智能合约进行自动化理赔无疑是最具颠覆性的应用,如果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保险服务的形态,提升保险业务的运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不过难度也是最大的,一方面需要技术本身更加成熟,区块链的处理交易的能力,以及智能合约在与链外的交互能力等方面的成熟度都需要提高,另一方面需要商业模式落地,让越来越多的保险生态主体参与到链上,这难度很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