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不投60后的背后逻辑
2018-09-06 10:36

不投60后的背后逻辑

文章所属专栏 梁建章:人口保卫战

虎嗅注:


去年年底,投资人朱啸虎“不投60后”的创投圈潜规则被愤怒的创业者曝光,一时引得众人津津有味地围观起创投圈鄙视链。尽管朱啸虎简单粗暴的理论显得有些政治不正确,但整个社会对“老龄”的歧视却无处不在。


就在创投活动密集而活跃的硅谷,三四十岁的工程师尚且会通过整容来令自己看上去年轻,国内创投圈的“年龄即正义”也一直成为圭臬。


从学术角度讲,与其说是社会对“老龄”的歧视,不如说是恐慌。梁建章研究认为,年龄与人的认知能力、经验之间的动图关系,决定了人的一生最富创造性的年岁确实只集中在有限的时间段内。此外,老龄人口对创新所产生的阻挡效应,也值得警惕。


本期内容,就来看看梁建章的“老龄观”。

 

年龄与认知能力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体能在20多岁时达到顶峰。然而,在现代经济中,驱动生产力发展的是人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认知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动呢?


图2-9 不同认知能力的年龄变化

 

资料来源:Trey Hedden and John D.E.Gabrieli,Insights into the ageing mind:a view from cognitive neuroscience,Nat Rev Neurosci5:87-96.


如图2-9所示,一些认知能力在人们年老的时候依然能够很好地保持。例如语言能力,在50多岁时达到顶峰,一直到70多岁的时候依然可以保持得很好。大多数种类的认知能力,比如数学能力,在一个人30~40岁的时候达到峰值,但在60岁以后会有大幅度的下降。知觉速度是一种反映一个人吸收新信息的能力,在过了20岁以后,就会迅速下降。这与“人在青少年时代的学习能力通常最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人的认知能力只是生产力的因素之一。除了认知能力,经验也是形成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般来说,一个人在30岁和40岁时是最有创造力的,因为他们已经有10~20年的经验,而且精力仍然充沛,能够迅速地思考和学习。


美国经济学家本杰明 F.琼斯分析了过去100年中300项最伟大的发明, 其中72%是由年龄在30~49岁的发明家发明的(见图2-10)。在这72%中,更有42%的发明是由30多岁的发明人发明的(Jones,2010)。



图2-10 发明家年龄与伟大的发明

资料来源:Benjamin F.Jones, Age and Great Invention,NBER Working Paper No.11359,2005.


学者还分析了过去100年中诺贝尔奖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学各学科获奖者的年龄分布,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大多数科学家在他们30多岁的时候,实现了自己研究生涯中的革命性突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更是只有26岁。当然,诺贝尔奖获得者并非普通的科学家或发明家。


我们再来看一下专利持有人的年龄分布。图2-11显示了美国专利持有人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在45岁以后,专利申请的数量出现下降。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工程师和科学家都是在其30多岁甚至20多岁时,最有生产力和创造力。



图2-11 美国专利持有人的年龄分布

资料来源: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Patent Database, 2006.


创新与创业

 

仅有工程师和科学家还是不够的,企业家是让颠覆性发明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在经济学中,创业始终是一个很难分析的主题,连创业的定义都难以确定。其中一个定义是企业的注册,创业就是企业家注册了一个新的法律实体。


然而,按照这一定义,并非所有的企业家都是创新型的。咖啡店的老板可以被称为企业家,但他们只是小企业主而非创新者。


无论定义如何,只有创新型的企业家才能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创新型的企业家可能不是企业的唯一所有者,因为很可能还有其他的财务投资者,比如天使投资者或风险资本家等。但不同于研究人员或教授的是,企业家可以分享更多创新的回报。


不可预测的、颠覆性的创新常出现在初创企业中。成熟的大型公司善于进行改进型的创新,而颠覆性的创新则通常来自新创立的公司。例如, 亚马逊是一家创业公司,它的出现颠覆了零售行业,而优步(Uber)则是一家颠覆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创新型公司。

 

那么,为什么传统大公司不善于进行颠覆性创新?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大公司通常是现状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说,它们从现有的生态系统中获益,而颠覆性的创新将会破坏现状,危及它们的既得利益。


例如,巴诺书店的高级管理者没有要做“最好的网上书店”这一远见。只有当他们面临亚马逊的激烈竞争时,才创建了一家网上书店作为应对。此外,传统大公司的官僚机构和平均化的激励制度,绑住了它们进行颠覆性创新的步伐。与此相反,创业者承担了更多的风险,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并最终能够获得更大的回报。


创新型的企业家能够得到更大的回报是非常重要的。当有一个非常大的潜在回报在召唤时,大多数创新者将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此外,只有当创新者的经济利益与企业主一致时,创新者才会进行适当的冒险,去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如果是微创新,因为其结果相对容易预测,大公司也能设计有效的激励制度去鼓励创新。


但颠覆性创新在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也就不可能预设有效的激励制度。最好的激励制度就是利润分成,实际上就是创新者变成了企业家。这就是颠覆性创新只能在初创企业而不是在大型企业中获得蓬勃发展的原因。

 

在全球10家最大的高科技公司中,除了IBM,都是在过去40年里,由年轻企业家在他们40岁之前创建的。这些公司很快把最新的技术发明变成了商业上的成功。这些公司在发展壮大之后,在研究和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反过来又加速了他们所在产业中创新的步伐。


年龄和创业

 

我与其他三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创办携程旅行网时是29岁,另外三位中,有两位是33岁,一位是36岁。我有很多进行创业的朋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30多岁时开始创业的。看起来,40岁是一个拐点:40多岁比30多岁开始创业的人少多了。

 

我对于身边规律的有趣总结,得到了来自“全球创业监测”的数据支持。这项研究在调查了许多国家中成千上万名企业家之后发现,25~34岁是高产的创业年龄,而在45岁以后进行创业的人数迅速下降(见图2-12)。


图2-12 各年龄段创业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2012.


创业的年龄分布可以用经济学的逻辑来解释:创业是一项长期的、高风险的投资,企业家通常会牺牲大量的个人储蓄和闲暇时间,而失败的概率非常高。正因为如此,年轻人更愿意承担如此高风险的投资,因为年轻人有更长的时间去享受成功的果实。


一个55岁的人一般不会去开公司,因为哪怕他辛苦创业15年后取得了成功,也不会有很多年的时间去享受成果,毕竟那时他已经70岁左右了。此外,在35岁及以上的人由于需要担负更多的责任,比如孩子和家庭,因此也不敢承受过大的财务风险。


此外, 如前所述,大多数人的认知能力在30~50岁时达到顶峰,学习能力在20多岁时最强,因此年轻人在学习新技能和适应新环境方面表现更好。而提出创造性经营理念和经营创业公司所必需的行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通常需要从经验中获得。还有一点就是,老年人学习新技能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低于年轻人。综上所述,最好的创业年龄在25~35岁。因为这一年龄段的人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也仍然保有开放的心态,并且愿意去冒风险。

 

创业、老龄化与阻挡效应

 

有天赋的创业者,一般都是在30多岁时最具创造力。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大量30岁左右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那么就会对其创新尤其是颠覆性创新很有帮助。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正在迅速老龄化,那么潜在的年轻发明家和企业家就会变少。


老龄化社会还存在一种阻挡效应,即老年人会阻碍年轻人的活力。一个员工获得高级和有影响力职位的概率,取决于相关领域内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如果公司的平均年龄很高,那么年轻员工就不太可能被赋予更多的管理责任,因为高级职位已经被年长的员工占据了。正因为如此,一个国家的年龄结构可能成为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


整体结构趋于年轻的社会,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会来获得创业所必需的技能。相反,在一个老龄化的国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规模不断缩小,年轻的员工晋升很慢,拥有的影响力较小,技能也较差,因此不能够成为潜在的企业家。结论就是,在一个老龄化的国家里,不仅是年轻人的数量减少了,而且由于他们的发展被一个人数更多的老年人群体所阻挡,导致他们很难进行创业。


我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家研究了企业家精神与老龄化之间的联系。在研究日本创新数据时, 我第一次注意到了这种联系。总体而言,日本的创新表现并不差。日本的大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巨资,获得了很多项专利。然而,这些发明大多是微创新,而不是颠覆性发明。


例如, 日本公司不断改进数码相机,使其体积更小、质量更好,并且具有更多的功能。但是,它们没有能够产生颠覆性的发明,如iPhone。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这些大型日本企业获得了大量的专利,但已经无法跟上美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

 

日本公司并非一直都是这种表现。它们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时候非常具有创造力,并产生了革命性的发明,如随身听、数码相机和游戏机控制台。日本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获得了急剧发展。当时有许多经济学家预测,其人均GDP将很快超过美国。


然而,在1991年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在接下来的20年里一直停滞不前,而美国经济则得益于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走在世界前列。导致日本出现“失落的几十年”的原因,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一些经济学家将停滞现象归因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金融危机。然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超过10年,而日本的经济停滞已经超过25年。今天,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真正导致这一停滞的罪魁祸首,是人口的老龄化和创业精神的缺失。


日本经济比不上美国的原因是缺乏初创企业使得其IT产业在过去30年中的发展活力远不及美国。如表2-2 所示,在美国排名前10位的高科技公司中,有5家是在1985年以后成立的,创始人在成立公司时都很年轻, 平均年龄只有28岁。相比之下,日本排名前10位的高科技公司没有一家是在近40年之内成立的。


表2-2 日本和美国排名前10位的高技术公司及其创始人


日本新企业的注册率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6%~7%下降到了90年代的3%(Acht,Thunik,Verheut,2004)。这一数字不到美国的1/3,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最低(Karlin,2014)。根据一项创业调查的数据,日本人的创业倾向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最低(全球创业监测,2012)。在美国,18~64岁的成年人中有4.9%的人正在从事创业的活动,而在日本这个数字只有1.9%。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经历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国家,因为它没有经历像欧洲和美国那样的婴儿潮。日本的生育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几乎立即迅速下降,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开始低于更替水平。因此,日本的劳动力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迅速老龄化。


由于阻挡效应,当劳动力变得老龄化时,年轻员工的晋升速度就会减慢。如表2-3所示,20世纪70年代, 日本大约有32%的经理年龄在35岁以下,而到9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下降了一半,只有16%。


表2-3 日本劳动力的年龄结构

资料来源:Summary of Report, Basic Survey on Wage Structure(Ministry of Health,Labour and Welfare)Various Years.


20世纪70年代,日本大约有1/4的部门负责人年龄在45岁以下,而这一比例到了90年代的时候下降了

2/3,仅为员工的8%左右。这是劳动力老龄化的直接结果,因为通常情况下,员工的晋升会基于工龄。当年龄结构呈现岁数大的人多、年轻人少的倒金字塔型时,年轻的员工必须等待更长时间才能晋升到高级职位,无法在年轻时就得到成为企业家所需要的锻炼和积累。当他们最终获得晋升时,即便获得了成为企业家所必需的技能、财务以及社会影响力,但那时他们已是40~50岁的中年人,错过了创业的黄金窗口。


让我们根据全球创业监测的调查数据,再来比较不同国家年轻人的创业概率。日本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最严重,创业率最低(见图2-13)。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大多数国家中,30 岁是最具有创业精神的年龄,然而, 日本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日本30岁的人甚至比50岁的人更缺乏创业精神。阻挡效应放大了老龄化的影响,并且极大地损害了年轻人的创业活力。



图2-13 部分主要国家中按年龄组考察的创业率

资料来源: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2012.


在过去的30年里,日本不仅没有出现创新型的新企业,而且现存的大公司在颠覆性创新方面也变得非常迟钝。类似的阻挡效应,在大公司内部同样在发挥作用。因为在一家大公司内部,为实现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一般会组建一个“创业项目”,这个创业项目最好由30多岁的年轻人来负责。然而,在典型的日本企业中,30岁的员工通常只有较低的级别和技术能 力,在公司中的影响力也不大,因此无法有效领导这些项目。鉴于这种情况,在一个老龄化的国家(或老龄化的公司)中,不仅创新型的新公司 少,而且现有的大公司往往也会更趋保守,更缺乏创造性。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日本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进一步分析老龄化和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在图2-14中,横轴是年轻人口比例,即年轻员工(20~39岁)在总的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中的占比,而纵轴表示该国成年人创业的可能性。如图所示,创业和年轻的年龄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这些国家中, 日本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最严重,创业率最低。与此相反,在美国和韩国, 由于人口结构更年轻,也就更具有创业精神。


图2-14 创业率和劳动力的年龄(发达国家)

资料来源: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2012.

 

在这幅图中,如果我们把国家分成年轻国家和老龄化国家两类。我们发现,年轻国家的创业率几乎达到了老龄化国家的两倍。这种效应的影响,远远大于年轻人数量上出现的差距本身。这说明阻挡效应(或其他的结构性效应)必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不仅仅考察发达国家, 而把目光投向所有国家,那么“人口结构越年轻则企业家精神越强烈”这一正相关关系仍然存在(见图2-15) 。当前中国的年龄结构仍然年轻,中国员工的创业精神也非常强烈。


图2-15 企业家精神和劳动力年龄(所有国家)

资料来源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2012.


最后,让我们把创业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图2-16显示了2000~2009 年不同国家的创业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较高的创业率与更快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见表2-4)。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