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刘国辉
题图来自 | 视觉中国
最近公募基金的表现总算有点起色,不过很多基民离回本还有距离。回顾近五年的牛熊市历程,基金带给投资者的波动性不小。
如果要说哪家头部公募经历了最强的业绩大起大落,很多人会想到广发基金。
2018年广发基金进行了投研体系改革,按照基金经理风格,在主动权益投资板块设立了价值、成长、策略三个方向的投资部,基金经理在风格和投资领域上更加聚焦,带来了此后凌厉的业绩涨势。
2019年刘格菘管理三只产品以翻倍业绩包揽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前三名。2020年,孙迪、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以133%的收益率获主动股票型基金收益第二名。2021年,杨冬、唐晓斌管理的广发多因子以89%的收益率位于混合型基金收益前列,当年初出茅庐的林英睿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也一度业绩靠前。在市场火热的三年里,广发基金风光无限,顶流频出。
不过接下来的两年熊市里,广发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大多出现较大回撤,刘格菘、郑澄然都经历了业绩倒数的阶段,管理规模也大幅下跌,刘格菘从“900亿顶流”回落到“300亿顶流”,郑澄然规模从333亿元降到了现在的181亿元。而且广发基金各类风格的基金经理几乎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回撤,并没有哪位明星基金经理可以为广发撑门面。
明星云集的广发,波动性却不小,投资者在投资广发基金产品的时候,需要擦亮眼睛了。
广发基金业绩整体波动性高
广发基金一直以多元风格为特色,期望通过多类风格的打造,使得无论市场行情如何变化,都有不错的选手可以涌现。不过在本轮熊市中,广发未能如愿。
广发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近年来业绩表现
刘格菘管理的成长投资部是业绩下滑重灾区。牛市里靠重仓新能源、半导体、医药业绩持续出圈的刘格菘,在2022年以后将仓位主要集中在光伏上,近两年所管理产品业绩都在-30%至-40%之间,几乎成了市场上被诟病最多的顶流基金经理;出道即巅峰的90后基金经理郑澄然成也新能源,败也新能源,产品近两年收益-35%至-45%之间。
价值投资部基金经理略好一些,不过比较缺深度价值选手,也是亏损居多。管理股债平衡产品的“防守大师”傅友兴因为半仓债券的原因,亏损较少,不过自2021年开始连亏了三年;程琨注重安全边际与公司护城河,行业配置分散,风格介于深度价值与成长价值之间,因此牛市小赚,熊市亏损较少一些;王明旭更偏成长价值,在成长股与价值股之间有均衡持仓,因此牛市比程琨赚得多,熊市中比程琨亏得也多一些;逆向风格的林英睿在2022年通过提前交易疫后复苏重仓航空股大赚后,一直在航空股上布局,2023年至今业绩下滑。
策略投资部中,老将李巍长期业绩出色,能力圈广泛,选股注重盈利能力、盈利质量与成长性,持仓偏成长,牛市中收益高,不过近两年熊市亏损也不小;医药基金经理吴兴武在牛市拿出好于葛兰的收益率后,连亏三年,近三年收益率-50%。
此外,孙迪管理的研究发展部除了冯骋2023年重仓AI产业链业绩不错外,其他也都比较黯淡。
这样,近两年里广发的知名基金经理几乎全军覆没。整体跑输市场,Wind数据显示,截止4月15日,广发基金的偏股型基金近1年平均亏损-21.82%,近3年平均亏损36.6%,而同期上证指数为-6.05%和-11.29%。
而几年前可不是这样,除了业绩辉煌的刘格菘、郑澄然,其他基金经理也有亮眼表现,可谓集体爆发。如2019年,吴兴武、观富钦、李耀柱、孙迪管理的产品都在主动权益基金收益TOP50。2020年,吴兴武、孙迪、邱璟雯管理的产品也排在靠前位置。
广发基金业绩可以总结为,牛市大放异彩,熊市回撤巨大。根据海通证券数据,牛市中,截至2022年6月末的近三年,广发基金主动权益产品绝对收益为94.08%,相对大型公募基金业绩平均值的超额收益为26.04%,位列第1。熊市中,截至2023年12月29日,广发基金权益类资产过去一年的超额收益率为-12.02%,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150/164,在权益类大型公司中排名12/12。
简单来说,广发基金收益在头部公募中波动性较大,牛市中正第一,熊市中倒第一,业绩整体上呈现波动性明显的特点。
强化区隔的风格分组,助推基金经理业绩大开大合
单个基金经理的波动可以归因为个人投资风格。而公司超额收益的整体波动,与广发基金的投研风格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广发基金在投研上有特点的地方就是风格分组。
2010年以后,负责广发基金投研的副总经理朱平和时任投资总监易阳方观察到,消费、医药、新兴产业崛起,而传统周期股开始没落,判断市场进入结构性行情,因此开始对投资风格进行探讨,允许基金的差异化。
具体来说,广发对基金经理的风格进行解析、刻画,找出擅长领域,鼓励基金经理在擅长领域深耕,并通过训练强化基金经理的风格特点。把风格相似的放一组,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做不同类型的基金。
由此广发基金主动权益多元化的发展策略逐渐确立,并在2018年对各种风格进行重新梳理,升级改造投研体系,正式设立了价值、成长、策略三大投资部,一直沿用至今。
部门 | 总经理 | 成员 | 特色 |
---|---|---|---|
价值投资部 | 傅友兴 | 程琨、林英睿、王明旭、李琛、田文舟等 | 注重估值和安全边际,通过ROE、现金流、运营资本等财务指标选出优秀公司。细分为稳定价值、深度价值、均衡价值、逆向价值、成长价值等风格 |
成长投资部 | 刘格菘 | 郑澄然,费逸、唐晓斌、刘玉等 | 聚焦在成长行业寻找优秀公司,会限制非成长性行业的投资比例。细分为积极成长、均衡成长、价值成长、多策略成长等风格 |
策略投资部 | 李巍 | 吴兴武、罗洋、段涛等 | 结合行业景气度、企业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进行行业轮动。细分为内生价值、消费成长、均衡成长、均衡价值等风格 |
广发基金权益投资风格分组情况
头部基金公司基本都会做各类风格的培养和布局,形成不同类型的产品去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给投资者更多选择,不过很少会对不同风格做明显的部门区隔,不同风格相互借鉴也是可行的。如易方达的萧楠偏质量价值风格,在2022年至今对煤炭、油运等传统周期板块进行了增持,显著改善了业绩。
而广发基金体系的特点是对大类风格做明显区分,同一大类风格下的基金经理相互学习,彼此赋能,在自身风格上去做出超额收益。基金公司平台化,提供多样化产品;基金经理某种程度上工具化,按照既定路线强化其自身风格。
不同风格特点下的基金经理区隔很大,对不符合风格特点的行业会有一定限制,如成长风格下的新能源、半导体、TMT等,价值投资部的基金经理程琨、林英睿、王明旭极少涉猎。而成长投资部将部分周期性比较强、处于成熟期的行业如银行、钢铁、煤炭、交运、电力、公共事业、建筑等列入限制投资池,基金经理几乎不参与这类板块。
基金经理 | 代表作 | 截止2024年Q1前十大重仓股 |
---|---|---|
程琨 | 广发逆向策略 | 紫金矿业、万华化学、海康威视、美的集团、伟星股份、洽洽食品、继峰股份、比音勒芬、岱美股份 |
王明旭 | 广发内需增长 | 华电国际、华能国际、成都银行、内蒙华电、杭州银行、中国国航、南方航空、江苏银行、皖能电力、吉祥航空 |
刘格菘 | 广发创新升级 | 福莱特、阳光电源、亿纬锂能、晶澳科技、圣邦股份、赛力斯、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福斯特、紫光国微 |
郑澄然 | 广发高端制造 | 阳光电源、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锦浪科技、德业股份、横店东磁、福莱特、巨星农牧、温氏股份 |
广发基金不同风格基金经理持仓情况
从几位不同风格的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也可以看出,风格都非常突出,风格均衡性不足。
这种安排的好处在于,可以放大标签化的风格特点,在适合该风格的行情中做出拔尖的业绩。因此可以看到刘格菘、郑澄然、唐晓斌等在不同年份排名靠前。基金公司在不同行情下均可受益,例如成长行情熄火后,林英睿这种逆向价值的风格又表现出色。
不对风格做明显区隔的基金公司,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相互之间会有更多交流,不同行情下创造拔尖业绩的能力就会弱一些,比如富国基金也是主动权益高手云集,但历年能排名拔尖的基金不多。
不过广发基金这种体系的负面影响近两年也逐渐显现。
首先体现在,不适合某种风格的行情中,该类风格的下滑也会非常剧烈,带给投资者的亏损也会更突出,加剧波动性。
这在刘格菘管理的成长投资部更明显,基金经理更看重行业空间与景气度,不太注重安全边际,都在锐度上足够,操作特点上也都向行业持仓集中靠拢,近两年里,刘格菘与郑澄然均是重仓新能源,唐晓斌重仓券商,费逸以半导体为主,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妻子葛兰影响,也会少量配置医药龙头股。刘玉在2020年重仓消费医药取得不错业绩,2021年以后也逐渐转向新能源,带来业绩下滑。整个部门的特色都是重仓有弹性的行业,牛市收益颇丰,熊市跌幅也巨大,由此带来明显的波动性。
价值投资部相比之下持仓更均衡,更看重安全边际,在熊市中表现相对出色,亏钱更少一些,不过也可以看到价值基金经理在2019-2020年行情中的表现不惊艳,大多没有跑赢市场上的价值风格明星基金经理。
策略投资部的基金经理虽然各有自己的策略,不过整体偏成长风格,如李巍持仓集中在“新能源+电子”,吴兴武集中在消费医药蓝筹,罗洋集中在消费和新能源,在没有选对行业的情况下,亏损难以避免。
其次,对分组后的基金经理投资领域做限制,不仅灵活性缺失,也往往因为不同板块的基本面变化,脱离原有风格,其投资机会不能及时把握。
刘格菘是央行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也曾在央行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应该有能力看到成长板块之外煤炭、有色等周期的机会,如果能做一些投资,对于改善业绩会有一定帮助。但在风格分组下,依然重仓产能过剩的新能源,业绩修复迟迟未出现;
同样是成长投资部的费逸是研究周期股出身,不过他在投资中放弃周期股。在2020年接受中证报采访时他表示,周期股不符合成长的价值观,投资要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主线。即使周期股具备估值修复的机会,也不是自己在投资中会花精力去思考的方向。
这样做投资,当然可以保持风格的稳定不漂移,并将业绩的下滑归咎于行情对于自身风格不利,寄望于当市场向风格回归时,能重现辉煌业绩。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基金经理的懒惰与甩锅。成长行业也是不断在变化的,并非只有新能源、电子、TMT等才是成长,投资于自己所框定行业之外的板块,并非风格漂移。很多传统行业里都有成长性不错且估值更合理的股票。而有些此前成长的行业,现在空间已经变窄,面临估值与业绩双降的局面。还有些看似传统的行业,因此供给侧的收缩,出现成长性与景气度的抬升。这些投资机会大多被刘格菘等基金经理错过了。
另外,对于不同风格做了区隔,减少不同风格基金经理之间的沟通,整个投研部门缺少不同风格的碰撞,大家在各自策略上一条路走到黑,对于整体投研的提升并非有利。
在广发副总朱平看来,基金经理之间的交流,并不是人越多,观点越多,就越好。而是每一个基金经理交流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这可能提升了效率,不过减少了不同风格基金经理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可能性,让基金经理进入到“策略茧房”,并不利于业绩的改善。近年来广发的价值投资部曾在提前交易航空股上挣到了钱,成长与策略投资部并没有参与;成长部门这两年也并非没有好的投资,刘格菘在2022年就埋伏于赛力斯,取得不错回报,而价值与策略投资部并没有参与。
因此,广发基金这样的投研制度安排,初心可能是好的,让基金经理在擅长的领域里做投资,提高胜率。但其负面作用在近两年的熊市里也非常明显,更多是让公司得利,投资者受损。在行情顺风顺水时,基金经理业绩更有弹性,从而收获更多管理规模,公司赚得管理费。行情与某项风格不匹配时,投资者可能承受更多亏损,而公司有可能总会有部分基金经理表现不错,从而保证管理规模的稳定。
广发基金牛市型选手集中,打逆风局能力较弱
基金公司做多元化的风格布局是必要的,对投资者也是有益的,可以有更多选择。不过对于广发基金这种比较极致的多元化风格,将风格限定在框定的板块,缺少不同风格之间的交流互动,可能对于投资者并不有利。基金经理还是要在坚持风格的前提下,去更多板块发现符合自身风格的投资机会,这样可能更会稳定住业绩,给投资者创造价值。
在目前的投研框架下,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大多都被打造成了牛市型选手,打逆风局的能力整体不足。虽然在宣传时大多强调重视安全边际,但实际业绩看,稳健型选手并不多。
对于投资者而言,牛市中选择广发基金可能会不错,熊市中则缺乏保障,成长基金经理大滑坡,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往往也守不住。
成长投资部门相对来说问题更明显一些,体现在对板块的持仓过于集中,且对成长行业的限定比较多,其业绩的波动性也会比较明显。如果大级别的上涨行情来临,刘格菘、郑澄然等基金经理或许有不错表现,但波动性无法避免。因此更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寻求稳健的投资者可以回避。相对来说唐晓斌在持仓与行业轮动上更有特点,是可以关注的选手。
广发基金的价值风格基金经理持仓相对均衡,对机会也有一定的把握能力。只是之前团队中缺少深度价值选手,更多偏成长价值、质量价值和逆向风格,在近两年的市场中没取得较好超额收益。去年原中加基金深度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冯汉杰加盟广发,对于价值投资部是非常好的补充。他有更强的回撤控制能力。
价值投资部的明星基金经理程琨、王明旭长期业绩不错,相对而言程琨更注重安全边际,更适合做底仓,王明旭注重成长与价值资产的均衡,在复苏的行情中应该会有不错表现,熊市中往往回撤会高于程琨。
林英睿作为逆向投资风格选手,善于提前埋伏业绩反转板块,2021年布局煤炭,2022年在提前交易疫后复苏上颇为成功,取得不俗业绩,不过此后依然在航空股上重仓,带来业绩的下滑。长期来看,林英睿作为一个能在周期性强的冷门行业做出超额收益的选手,还是比较有稀缺性的,可以保持关注。
策略投资部门的基金经理包括李巍在内的基金经理也有一定实力,不过在部门设置上不能体现这些基金经理的特点,既非成长也非价值,投资者如果不进行深入研究,很难了解清楚该部门基金经理的风格,对这些基金经理的成长并非有利。该部门中可以重点关注负责人李巍,整体风格上偏成长,基于行业景气度选择两三个行业进行重配,历史表现来看也是属于牛市型选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