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航运细分板块的市场表现并非同步进行,而是呈现出分阶段的轮动特性;
通过分析订单增加和运力释放的时间线,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过去的集运,当下的油运,未来的干散货。
今年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仅有少数板块展现出独立的强势行情,其中航运板块尤为突出。
作为集运板块的领头羊,中远海控今年的股价最高涨幅超过80%;而油运板块的龙头企业中远海能,股价年内最高涨幅也超过了60%。同时,被称为“航运ETF”的招商轮船股价在今年也实现了50%的上涨。
这些涨幅的共同驱动力就是红海局势持续紧张,背后的逻辑——也门胡塞武装对红海的不定期袭击已直接影响到了欧洲的主要航线,船舶被迫绕行好望角,拉长了运距,也相应推高了运输需求与航运价格。
然而,随着红海局势的缓和迹象出现,航运股开始回调。从6月中旬至8月14日收盘,中远海控、中远海能以及招商轮船的股价分别录得了最高27%、24%和23%的跌幅。
这种回调引发了市场对航运股前景的疑问:难道航运股的繁荣即将结束?
细分板块不同步
航运股涵盖多个细分板块,包括集装箱运输、油运、干散货运输以及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这些板块的市场表现并非同步进行,而是呈现出分阶段的轮动特性。
但作为航运股,它们的底层逻辑却是相通的。在分析航运周期的景气度,即预测航运价格的走势,关键在于判断供需两端的变化。
需求方面:主要受运量和运距的影响,其中油运需求端还受库存的影响,以油运举例来看:油运需求=海运量*运距+储油需求=进口国终端成品油需求*进口海运渗透率*运距+储油需求=(全球成品油消耗量+库存变化)*海运渗透率*运距+储油需求。
供给方面:下一期集装箱船舶运力(TEU)=当前现有集装箱运力(TEU)+新船交付量(TEU)-船舶拆解量(TEU)。新船交付量决定了即期市场运力的新增运力供给,可以用在手订单占现有运力的比例来衡量。
航运三大子行业(集运、油运和干散货)供需独立,过去三年景气度呈现显著的差异。
2020年中,集运和干散货行情启动;
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出于对经济的担忧,全球货币环境均处于宽松状态,尤其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大幅降息,随着疫情封控逐渐放开,经济开始全面复苏,总需求回暖。但由于货物消毒、人员隔离和停工等原因,欧美内陆物流效率下降,导致美国西海岸港口率先出现拥堵,周转效率下降引起有效运力的损耗。
供给无法跟上需求的增长。在运力供需错配的影响下,全球集装箱运价不断攀升,从2020年11月的1100点一路飙升至2022年2月的3500多点,期间涨幅高达218%。
从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新冠疫情带来的集运繁荣大约持续了两年。期间为避免集装箱运输货物的高昂成本, 租家选择租用散货船,支撑了干散货运;
2022年原油运输、成品油运输先后启动;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其能源供应链短期面临较大危机,只能被迫寻找替代出口国,导致油运距离拉长,阿芙拉型和苏伊士型油轮运价大幅上涨。紧随其后的是成品油轮,9月VLCC市场即期运价逐渐向其他细分市场靠拢;
2023年9月,巴西、几内亚长航线运输带来干散货运市场再次活跃。
目前,通过分析供需两端,我们可以预判航运三大子行业未来的景气趋势将继续呈现分化态势。
干散>油运>集运
2023年6月,我们在专栏《航运股:1个“风险”和2个“机会”》中表示,集装箱运输的供应增加而需求减弱,导致运价震荡走弱,这种趋势短期难以扭转,属于一个风险因素;干散货运输虽处于周期底部的末端,但实质性的供需矛盾尚未显现,需要持续关注;油运市场已经出现供需矛盾,是一个值得逢低布局的机会。
目前情况下,我们通过分析订单增加和运力释放的时间线,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过去的集运,当下的油运,未来的干散货。即从基本面分析来看,航运板块的机会顺序为:干散货>油运>集运。
(1)过去的集运
2021年的集运市场异常火爆,船东们因此采取了激进的下单策略,集装箱的订单量从那年起开始逐步增加。考虑到通常的2-3年建造周期和排单时间,这些订单预计将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逐渐交付。
近期,由于船东策略性地控舱以及航线绕航,消化了部分运力,带来集运超大幅度的反弹。然而,这种绕行吸收的运力是有限的,随着新船的持续交付,集运供给将逐步从平衡转向宽松。
根据华泰期货研究院的数据,2023年集装箱运力交付了66.5万TEU,2024年一季度交付量达到了73.9万TEU,预计2024年和2025年的交付量分别为270.2万TEU和197.28万TEU。
在供给宽松的同时,集运需求端仍然低迷。中国的出口需求主要依赖于欧美市场,这些市场的进口需求也受到其经济总需求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国民收入、购买力及消费预期等因素。
尽管欧洲央行已开始降息,但经济状况依然显得疲弱。例如,2024年6月欧洲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环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同月美国PMI为48.5%,也低于5月的48.7%,显示经济活动有所回落。
综上所述,集运市场目前正处于“宽供给、弱需求”的局面,且其基本面趋向恶化。
(2)当下的油运
在2024年1月中旬,原油运输指数(BDTI)达到年度高点,主要由于红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导致的运距延长。此后,红海的局势并未进一步恶化,油船运力有所增加,BDTI维持了一定程度的震荡。
从2023年起,油船订单在持续增加。2021-2022年新增订单占比均小于5%的油轮(>1万载重吨)市场迅速复苏,2023年新增订单同比增长410.5%,油轮船型的份额占比达22.1%。
到了2024年4月,油船新签订单和在手订单的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63.05%和104.63%。
(图表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从2023年起,油轮的在手订单与运力比开始回升,但整体水平并不高。以DWT(载重吨)为单位,原油和成品油的在手订单与运力比分别为7%和14%。2023年,成品油油轮的在手订单与运力率先增长,其中LR2船型的订单增长最为显著,而在原油油轮中,苏伊士船型的在手订单与运力也出现较大的增长,VLCC船型也在逐步回升。
(图表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因此长期看,我们对油运不该过于乐观。供给端,根据在手订单展望交付进程,2023年和2024年是油船订单高峰,2025年之后会迎来集中交付,意味着油运远期供给宽松;需求端主要关注地缘政治局势及全球经济发展,如果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运力的增加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消化。
不过短期视角下,需求端关注旺季需求(一季度和四季度是油运旺季)对原油海运贸易的拉动,以及红海紧张局势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供应端则需注意老旧船的淘汰进度。
(3)未来的干散
目前干散货订单尚未充分释放,考虑到老化船只的更换需求,我们预计全球干散货船在接下来可能面临运力短缺的局面。
在过去十年间,散货船的在手订单份额持续下降,从2013年的50.1%降至2023年的23.4%。干散货船目前在手订单占比也较低。Clarksons的数据显示,2024年1-4月干散货船新签订单总计10.3百万载重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1百万载重吨,当前在手订单占比为9.3%。
(图表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长远看,干散货船订单会释放出来,依据如下:
船舶的更新周期大约为20-25年,这意味着2005年至2012年间集中交付的新船在近几年就进入更换阶段,更新高峰预计在2032年。
按照船舶的载重吨(DWT)计算,2023年全球船队中约有7.9%的干散货船船龄超过20年,整体约有12.5%的船只船龄超过20年,这表明船队正在进入集中老化阶段。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预计老旧船只将加速退出。
(2023年全球各类船以dwt计船龄)
在全球范围内,2023年的总运力为227277万载重吨。如果按照12.5%的老旧船比例计算,从2024年到2028年,全球需更新或替代的运力累计约为28410万载重吨,平均每年需更新约5682万载重吨。
接下来,油船和散货船将是未来主要的接力船型,从历史经验来看,散货船的订单高峰通常标志着周期的顶峰。
(2023-2043年各5年维度各类船舶合计更新需求预测)
在需求方面,中国干散货海运贸易量在全球海运贸易中占有较高比例,其中铁矿石、煤炭和粮食是关键品种,占比超过60%。因此,需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干散货运需求的影响。
当前中国经济复苏仍面临压力,进一步恶化的空间有限,但边际改善的可能性较大,之后需要关注基建和地产生产的开工情况。
需要警惕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经济衰退超预期,航运运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俄乌和红海局势缓和等可能带来的利空影响;以及OPEC+减产超预期,可能导致油价上涨从而降低补库需求。
整体来看,集运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油运虽然目前没有紧迫问题但存在长期挑战,而干散货运输未来机遇似乎大于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