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向最会赚钱的大学基金会学投资
2019-12-03 18:42

向最会赚钱的大学基金会学投资

文章所属专栏 成为超级投资者


过去十年年均回报率7.4%(大学捐赠基金平均回报率5.5%),这让耶鲁大学基金会成为最会赚钱的大学基金会。


在其掌舵人大卫·F·史文森所著的《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一书中,他明确提出“耶鲁基金会构成组合时的宗旨,就是保证即便有一天“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其组合仍然能够平稳度过”,“所有预期的收益,一定要经过各种可怕的情景假设”。


承认市场的不可知和不确定性,并对投资安全的极端重视,值得注重价值的投资者学习。如何在不断变化且不可知的市场中,尽可能去抓住确定性因素,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投资,是本篇要重点讨论的。


确定因素一:强竞争中的不败者


总体上看,竞争优势企业有着种种优势,其面对的竞争环境总是相对有利。但仍然无法确保的是,有其他行业或相近行业的竞争对手,会以相关多元化或转型的方式切入进来


这就形成了一个“攻守组合”的两面:一方面,防守者是某个行业或细分领域的寡占者,需要不断形成或者设置各类壁垒,来阻挡新进入者的挑战;另一面——进攻者很多时候是在某个产业中实力出众的大企业,甚至是垄断企业。它们会为了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或者出于股东的盈利压力,或者因为企业领导者的个人梦想等原因,进入到某个行业之中。


在我看来,这是垄断企业所面对最大的竞争风险。实力强大的跨界和转型竞争者,要比那些在行业中从零开始发展、技术和经验积累不足的中小型企业可怕得多。

 

这种转型跨界带来的竞争,在科技类企业中体现得最为充分。比如,当跨界者拥有软件设计和研发的能力、大规模获取信任度高、丰厚资本能力、消费渠道铺设的能力、城市快递配送网络基础等等优势,就可以弯道超车。


比如在中国,甚至滴滴都企图用出租车和居民用车来“颠覆”传统的外卖送餐市场,这种利用自身能力外延的方式来扩展业务的模式非常普遍。


当然,如果某个行业的寡占者实力足够强大,竞争力足够强劲,各种类型的壁垒足够宽厚,那么即便它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也很少会有竞争者参与进来。最典型的就是腾讯在社交网络方面的寡占,甚至在手游领域,敢和腾讯、网易竞争的对手也已经越来越少了。


确定因素二:大企业科研护城河


成功大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就要跟上科技发展的变化,甚至去推动一些技术创新,这需要动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能力的更新迭代。


绝大多数人都看到了卓越的个人对于技术的推动作用,如20世纪初的爱迪生,20世纪末的比尔·盖茨,以及打造了“阿尔法狗”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Deepmind的创始人戴密斯·哈萨比斯等等。


Deepmind打造的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最终横扫了最优秀的围棋选手


但到了“黑科技”时代,创新和技术所需要的成本则更加高昂,各种实验室、设备、技术人员的雇佣等等,都需要极大的财力来进行支持,类似硅谷早期车库创业的模式已经日渐衰落。即便是出现了技术天才,也必须在大企业的羽翼之下,才能够肆意释放灵感。


例如,以制造功能强大的仿生机器人著称的波士顿动力,被誉为技术实力最强的机器人硬件公司,其大狗、小狗、运动员、猎豹等的机器人给人前所未有的智能感,产品在网络上知名度极高。

 

创始人马克·雷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教授,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研究、开发机器人,是全世界最具天赋和实力的科学家,波士顿动力最早是学校项目,后来被剥离了出来,并且获得了一些美国国防部门的投资。


波士顿动力公司制造了多种型号的先进机器人


之后波士顿动力被几经转手,先是被谷歌收购,然后又被卖给了日本丰田公司,之后辗转卖到了投资风格最为激进的科技狂人孙正义手里。

 

可以看到,这家激进的科技创新企业活下去的关键是,获得谷歌、丰田这样大企业的支撑。因为它的研发需要太多的资本,绝非一般创业者和风险投资机构能够负担的。


如果考虑到世界各国大企业每年数以亿、十亿计算的科研投入,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相比灵光乍现的天才,大企业才是全世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


根据2017年的数据,全年科技投入最高的企业是亚马逊,累计达到1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0亿以上。这个数字的庞大远超中国企业的想象,也远超了绝大多数中国企业2017年所能赚到的利润。


这些非常昂贵的投入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大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取进一步的领先


巨额的科研投入让亚马逊收获了智能音箱产品Echo,这个搭载了人工智能语音交互的产品,目前已经占据了同类型产品最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也给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工具找到了第一个完美的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最成功的C端落地产品——智能音箱领域


另外,云计算领域的大规模布局,也让其AWS业务成为全球第一大云计算品牌,目前市场占有率高达47.1%,是后面五家企业的总和。


另外,几个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在研发投入方面都能排到全球前十的水平,包括英特尔、三星、苹果、谷歌、微软,每年的科研投入都在百亿美元以上。中国的华为则是唯一一个科研投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中国企业。


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技术升级时期,是大企业最容易衰落、被小企业挑战成功的时期。


因此,对于垄断企业来说,想要避免在技术升级时期出现经营溃败,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技术研发投入,来确保跟得上技术进步的脚步,用更新的技术打造新的产品,并对相对传统的商品进行升级。


良好的业绩会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这与技术研发所带来更高的生产、经营效率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正反馈,投入越多,保持竞争优势的概率就越大,越保持竞争优势,就越能够挤压竞争者,获得超额利润。


确定因素三:全产业链的掌控


对于寡头型企业来说,垂直一体化是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特别是在一些低附加值,或者竞争相对充分的行业中,对产业链条的覆盖是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


通过产业链上的投资和整合进入到后端的原材料生产,和重要零部件等产品的生产领域,可以让自己的市场控制力向前或向后扩张,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和竞争对手相比,由于大量的原材料自给自足,这种模式可以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但与此同时,这会给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带来很大的挑战。我们看到很多具备很强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都或多或少的涉足产业链中的其他部分,但真正能够完全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的,仍然非常少。


农业和食品工业是非常典型的适合全产业链布局行业,首先是由于农业单个业务的利润率都不高,往往需要巨大的规模,才能形成一家盈利能力可观的企业,另外人们对于产地、生产环境的要求要比其他行业更高,因此其全产业链化也有更大的需求基础。

 

中粮集团、双汇、新希望、伊利乳业和光明乳业,都是典型的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同时也是各自所处行业的寡头型企业,代表了中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最高水平。

 

特别是肉制品和乳制品行业,原材料来源自给率越高,就越能够进行质量控制,确保食品安全。这对于品牌价值的形成非常重。

 

在这个领域非常值得关注的,是乳制品行业的升级版——鲜奶配送业务,这是一种从牧场到餐桌的完全一体化模式,和中国相对传统的常温奶相比,这种模式下的牛奶商品更新鲜,品质保障更好,但对于企业对全产业链的掌控要求更高。

 

例如,乳制品企业首先要有足够规模的牧场,来供应城市生活鲜奶的每日所需,这个体量是非常大的,意味着对奶牛的重资产投资,和规模庞大的日常养护、饲料等等开支。

 

其次,乳制品企业要掌握冷链能力,销售的规模半径越大,对冷链物流运力的要求就越高,甚至是1000公里以上的市场都要覆盖,在最多两天的时间里,将鲜奶产品送到商超或者用户的家中。

 

此前,由于冷链物流的确实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不同,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常温奶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在欧美成熟市场中,鲜奶所占的比例要超过90%,因此中国的鲜奶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实力的逐渐增强,对于原奶生产-冷链配送全产业链模式掌握的更加成熟之后,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鲜奶产品。

 

目前光明乳业在国内冷鲜奶市场占据50%的市场份额,并且建成了规模较大的冷链物流体系,在自有的牧场方面,也位居行业前列。但对于这家相对传统的国企来说,如何将这些重要且有价值的资产整合为全产业链条,是一个不小的调整。


另外,三元和新希望等乳企也在这块不断发力,希望通过冷鲜奶这个突破口成功挑战伊利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其他行业也有很多全产业链布局的案例,例如格力电器在完成行业寡占之后,开始谋求向产业链进行深化,为此举牌了压缩机生产企业海立股份;美的对库卡机器人的收购,是通过并购获得更强大的工业制造环节的能力;华为依托手机业务,进军芯片行业,并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成品芯片企业制造商之一;特斯拉对于Solar City的收购,则是要将企业从汽车制造业务,升级为清洁能源的产销使用一体化企业,让能源从分布式生产,一直延伸到以汽车为主的使用端。


以上这些都是寡头型企业垂直整合的案例,其中一些已经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收益,有一些还在积极的尝试过程中。

 

全产业链模式是大型企业抗拒衰老、掌握市场主动、获得更低生产经营成本的重要举措,但值得注意的是,全产业链模式需要企业资金实力和管理能力都达到很高的高度,也需要非常强的市场掌控力作为基础。

 

因此,我们看到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全产业链可以多赚钱,但很少有企业顺利完成全产业链化获得成功。最典型的就是乐视的内容+硬件的“全产业链”整合,就因为没有稳固的行业竞争优势,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反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负担,最终以失败告终。


确定因素四:政策风险小


中国人在市场经济发育充分之前,曾经在在很长时间里饱受低效率行政垄断企业的困扰,即便到了现在仍然有部分垄断国企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因此对于垄断企业往往带有一定的敌视心理,希望能有相关的反垄断政策打破垄断局面。

 

但从各个国家垄断企业发展的历史上来看,“一刀切”的打破垄断局面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这违反了最基本的产业发展规律


例如,美国反垄断部门对微软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问询之后,最终放弃了对微软的拆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最终监管部门相信,即便是拆分了微软,也立刻会有另外一个操作系统占据全球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因为这是行业发展的规模,一个单一的操作系统,可以将所有计算机软件开发者的成本降至最低。


幸运的是,迄今为止虽然政策层面有非常多鼓励充分竞争、过度竞争的情况,但指引没有以“反垄断”为名义,主动拆分肢解某家大企业。


更何况,垄断企业的存在,可以在资本市场中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这些股份增值收益,足够抵消其较高的利润造成的“社会福利流失”。


#下篇预告:


绝大多数血本无归的投资案例,都和杠杆的使用有直接关系。下一篇我们将讨论,让人又爱又恨的杠杆究竟应该怎么用?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