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王路泰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种植体业务集采降价后实现以价换量;
重回上涨需要等待宏观经济和市场风格的回归。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对通策医疗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了。从股价走势上来看,通策医疗也已经走出了长时间的横盘震荡走势,明显强于其他的医疗服务类股票。
最近也有粉丝朋友询问通策医疗的反转时机是不是要到来了?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种植体业务集采降价后实现以价换量
作为一家牙科医疗连锁机构,通策医疗曾经因持续的高成长性受到投资者热捧,公司也被不少投资者亲切地称呼为“牙茅”。
2022年之后,随着种植体被集采,通策的高增长态势戛然而止,业绩也进入了持续的低迷期。
但是种植体集采只会短期内使得公司的种植牙业务客单价下降,不会影响种植牙的长期增长趋势,毕竟种植牙有着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巨大的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
集采前通策的种植牙价格大多介于12000-14000元,从2022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时起,通策医疗开始执行种植体集采价格。
因此2023年是种植牙集采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份。
去年通策医疗根据市场细分对种植业务进行了差异化定价,推出了高中低全系列的口腔超市概念:高端类种植由顶级专家主刀并配以高端产品;中端类种植由中青年医生主刀并配以中高端产品;低端类种植由中青年医生主刀并配以高性价比产品。通过对高中低市场的全面覆盖,通策医疗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种植业务也实现了以价换量。
2023年通策种植了5.3万颗以上的牙齿,种植量同比增长了47%,但是种植价格的下跌使得公司种植业务的收入仅增长了6.95%。
此外,正畸业务的低迷拖累了通策2023年的业绩增速。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47亿元,同比增长4.70%;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下降8.72%。
但是种植牙的集采具有一过性的特点。价格调整后,通策医疗二季度的种植牙价格已经稳定在了8000元左右,预计全年也会保持稳定。这也就是说,通策医疗2024年的种植牙价格与2023年相比已经稳定下来了。
但是价格下降之后,患者的种植牙意愿明显提升,继2023年通策的种植牙数量保持了47%左右的增长之后,2024年公司的种植牙数量依然维持了高增长态势。公司的最新交流表明,五六月份公司的种植牙数量分别达到了约六千颗,同比增长50%。
如果说2023年通策的种植牙业务是以价换量,那么2024年的业务逻辑则变成了量增价稳。公司开始展现出增长逻辑。
此外,据公司介绍,自二季度至今,通策的门诊量保持着大约10%的同比增长率,与一季度保持一致,并且带动了大综合、儿科、修复等相关业务的个位数增长。
整体来看,通策已经度过了2022年三季度以来的业务调整期,开始进入了恢复期,只是恢复的动能比较弱。因而,公司的股价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为震荡企稳,距离彻底反转仍有不小的差距。
重回上涨需要等待宏观经济和市场风格的回归
对于通策的种植体业务来说,目前已经进入了恢复阶段,但是这部分业务毕竟只占通策整个业务体量的不到20%。通策的整体业绩目前仍处于低增长状态,尤其是正畸业务还要受到宏观经济的显著影响。
正畸客单价高,也没被医保覆盖,普通的钢丝正畸要1-2万元,隐形正畸要花费3-4万元,患者的支付压力比较大。正畸业务不属于严肃医疗的范畴,其治疗行为具有很大的消费属性。从本质上来说,正畸业务满足的是消费者的高层级需求,目的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及情感体验。这类医疗活动是由消费者主动选择实施的医疗项目,具有明显的可择期性,患者由于自身的原因可能推迟甚至取消这类的医疗行为。
而且这类业务针对的客群中有不少是成年人群体,其对收入预期的变化比较大,在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也会更理性地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从2023年通策的收入构成来看,正畸业务是公司各个板块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这种趋势也延续到了2024年。
如果希望正畸业务能重新恢复增长,宏观经济环境至关重要。只有经济复苏的态势显现,居民的信心得到恢复,正畸类的消费医疗行为才能出现改善。
从股价表现来看,目前通策已经表现出了抗跌的迹象。从公司的业绩来看,如果通策2024年能维持10%的业绩增速,今年将会实现5.5亿左右的净利润。对应当前195亿的市值,通策的市盈率水平仍有35倍,估值也并算不便宜。
从更长期的逻辑来看,通策医疗的增长路径也并不明确。
目前我国的口腔医疗市场行业集中度比较低,各大口腔连锁机构和中小诊所竞争仍然很激烈。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0年我国前五大民营口腔集团分别为通策医疗/拜博口腔/美维口腔/瑞尔齿科/牙博士,其对应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2.3%/1.6%/1.4%/1.9%。
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按照公司最新的战略,通策将会把目光投向那些在当地市场经营多年、有一定影响力、经营状况良好的医院。
这样看来,在拓展省外市场方面,通策还没有摸索出成功的模式。
通策自2007年之后就开始尝试省外扩张,公司先后收购了沧州口腔医院、黄石现代口腔医院、昆明市口腔医院等一批在当地已有一定口碑的口腔专科医院,开始全国性布局。但是这些医院多年来经营并没有多大的起色,利润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省外扩张的路公司并没有走通。究其原因,杭州口腔医院的品牌效应在浙江省外很难起到效果。
鉴于通策品牌在省外难有影响力的状况,为了实现省外扩张,公司开始探索校企联合发展模式。通策于2015年5月之后开始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始共建存济医学院。依托这一平台,公司计划在重点城市进行布局,在当地打造存济口腔医院品牌。但是这一措施目前也未见到成效。兜兜转转之后,通策又回到了并购的老路上了。
只是口腔行业的进入门槛低、参与者众多,但是盈利不易。那些经营稳定的口腔医院未必有意愿出售资产,省外并购恐怕很难落地。
这样看来,通策在省外的增长路径还有待观察,而只做省内的业务就注定通策的天花板不会太高。
当前从业务状况上来看,我们认为通策进入了底部区域。但是触底反弹仍然需要宏观经济和公司业务层面的配合,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公司业务向上的动力。当前时期无疑也是通策医疗的“垃圾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