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这两个字,早已成为堪比“Abracadabra(魔术师咒语)”的存在。
1月11日,百度宣布造车,战略合作方选定吉利。在这之前市场明显已经提前获知了该计划,从2020年12月中旬开始,百度股价从150美元上下直接涨到了355美元,涨幅超100%;同期吉利汽车的股价也从16港币左右上涨到36港币,涨幅近130%。
同样魔法的还有恒大,2020年8月正式宣布造车,恒大健康改名恒大汽车之后,股价直接从7港币上涨至35港币。在2021年1月24日宣布引入260亿港币投资之后,股价从30港币左右快速上涨至70港币,累计涨幅1000%。
逢造车必涨,但估计谁也没想到的是,将由小米来打破这个魔咒。
2月19号,市场开始传闻小米要造车,小米股价当天上6.42%,但从第二天起就开始下行,从30.65港元一路去到20.65港元,后续逐渐反弹至25港元。
3月30号,雷军终于在小米年度新品的发布会上“官宣”了造车决定,次日小米高开,一度上涨6%,最终收盘只上涨0.59%,累计两个交易日下来,整体涨幅也不过3.3%。同期,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就达到了4.8%。
市场之所以不买小米造车的帐,主要原因有3点:
小米造车目前仍处于最原始的启动阶段,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
就小米自身的发展状态而言,造车很可能成为巨大的负担;
小米汽车对其整体生态链的作用仍不明确。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展开聊聊。
刚起步的小米造车
根据小米官方的口径,小米从调研造车至今,不过75天。期间还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2次正式的董事会。思考看起来是很充分了,但同时也证明小米汽车的宣布仍停留在想法和说法上。
与小米当前状态相近的,是2003年的特斯拉,2013年前后的蔚来、小鹏,以及2014年前后的理想。考虑到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车先驱,需要更多的试错与调节空间,我们只参考与蔚来、小鹏、理想的对比。
参考三家新造车势力以及特斯拉在内的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分为“公司筹建”、“产品和生产力打造”、“走上正轨”三个主要阶段。
其中特斯拉作为老前辈,在进度上甚至更慢:公司成立5年之后才将Roadster投放市场,并且发布量产车Model S。生产力在公司成立6年之后,才通过收购丰田合作的佛蒙特工厂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生产能力。
相比之下,国内的新造车“后来者”们显然在进度上更进一筹:蔚来、小鹏、理想均在公司成立3年前后发布了自己的量产车,并且也大致在5年以内就解决了生产能力的问题。
结合三家造车新势力的表现来看,对于认真想要做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的公司而言,上文提到的三个阶段的理想耗时以及重点大致为:
公司筹建:2-3年,关键在于寻找汽车产业专业人才,并且构建自身行业策略;
产品和生产力打造:1-2年,结合自己对于汽车消费市场需求的理解,设计最终的汽车产品,并且打造足够的生产力(包括代工);
走上正轨:2-3年,持续推进生产,确保产品品质,应对产品销售前后的一系列问题。
这样的时间需求,同样适用于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