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8-18 17:33
为百度和Robotaxi算笔账

原文标题:《百度未来的一种可能:吞噬滴滴》,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周,百度发布了一个声明:


已获得中国武汉、重庆两个城市的批准,可以向乘客提供全无人驾驶网约车( Robotaxi )有偿服务。与之前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不同的是,这些车没有任何的司机或者负责安全的安全员。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是首家获得此类许可的中国公司。这或许意味着,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Robotaxi市场现状


根据腾讯今年做的市场调查问卷,对于 C 端来讲,有 12.8% 的用户非常了解 Robotaxi;46.8% 的用户不了解 Robotaxi;对于 Robotaxi 了解程度一般的用户占比为 40.4%。从结果来看,公众对于 Robotaxi 的了解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


根据《 每日经济新闻 》的调查,有 42.6% 的用户仅在为体验新鲜事物或尝鲜的情况下使用 Robotaxi。


也就是说,对于 C 端来讲,大多数用户现阶段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出行安全,交给一台由 AI 控制的汽车,即便愿意尝试,也只是一种追求新鲜刺激的偶然需求。


但,从资本侧来看,Robotaxi 的热度一直在提升,已经开始卷了。


PV 端对于中国 Robotaxi 行业的青睐正在逐年提升,2021 年全年投资次数达到了 130 次,融资的金额总数上升至 53.99 亿美金。


图源:KPMG


在海外,Robotaxi 行业的热度也很大。比如在美国,2021 年投融资次数虽然没有国内这么高,仅有国内通融次数的 43%,但金额却高达 230.11 亿美金,是中国的 4 倍。


资本巨鳄们,砸钱一点都不手软。显然,他们对 Robotaxi 的未来有十足的信心。


老百度,新故事


视野收回到国内,虽然百度在舆论上并不太受广大网友的待见,但在自动驾驶入局者众多的中国,他还是拿到了全国首个全无人 Robotaxi 有偿服务的许可。所以本编辑部认为,百度的 Robotaxi 业务,还是比较有研究意义的。


对于百度来讲,寻求一项在未来有高增长前景的业务,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 “老” 了。


从营收上来看,百度营收的增速是逐渐放缓的。



而抛开数据来讲,百度近些年的确也没推出在用户朴素认知中比较能打的新产品。


在 2017 年,百度提出了 “ ALL IN AI ” 的概念,押注人工智能,也押上了自己的未来,这是百度的新故事。当时觉得似乎只是在造势,现在回头一看,5 年过去了,这好像并不是空话,它的确一直在做。


人工智能云方面,截至 2022 年 5 月 20 日,PaddlePaddle 开发者社区用户已经发展到了 477 万,服务了 18 万家企业。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末,百度 ACE 智能交通已被 41 个城市采用,高于一年前的 16 个城市,合同价值超过 1000 万元人民币。


智能驾驶方面,继 2022 年年初比亚迪宣布使用 Apollo 自动驾驶系统之后,百度于 2022 年 4 月收到国内排名前三的汽车制造商东风汽车的提名信:东风汽车打算在其热门车型之一中采用百度设计的 Apollo 自动驾驶(ANP、AVP、高清地图)


而在上个月,百度世界大会上,他们发布了自己的第六代量产无人车,李彦宏更是直接说出了一句:


“未来打无人车,要比现在打车便宜一半。”


能做到吗?


首先,有一个问题,百度官方公布这款车型的制造价格是 25 万人民币,我们先大致估算一下,在成本端百度有没有夸大其词?


根据其官方发布的文件,Apollo RT6 一共有 38 个传感器,包括 12 个摄像头,12 个超声波传感器,8 个光学雷达。在算力方面,可达 1200 Tops 。


根据本编辑部的调查:达到 1200TOPS 的算力,硬件成本大约在 2 万元;8个激光雷达,按照长距离 0.8 万元,短距离 0.2 万元,这里算下来需要 4 万元;剩余的传感器整个套件,大约在 1.5 万元;


当然,本编辑部查到的价格可能有偏差,但可以大概确认,百度自动驾驶系统造价大约在 7.5~10W 人民币这个区间中。


加上一辆普通汽车的成本,25 万人民币的造价,还算合理。


那么,在这个情况下,“无人车比现在的打车价便宜一半”这个说法能达到吗?


本编辑部把百度无人车、滴滴、普通出租车的成本放在一起,进行了测算,测算指标的定义如下:


我们把“一辆能跑在路面上正常拉客的车”,称为一个“运营单位”。


我们把每个“运营单位”的运营寿命,定义在了 7 年,每年跑 10 万公里,我们认为是相对合理的数字。


每个“运营单位”的成本,包含:车辆费用、燃料(能源)费用、保养维修费用、保险费用、司机费用。


测算的结果如下图:



从结果上你会发现,如果按运营时 2.7 元/公里的收费价格来算,百度无人车的每个“运营单位”的成本,相较于滴滴,每年少了 20.05 万元,每公里少了 2 元。


你要明白,滴滴出行业务的毛利率极低,仅有 3% 左右,这意味着现在的车价,已经是滴滴在不亏钱的情况下的极限水平了。


而百度无人车,因为无司机薪水这项成本,单公里的成本仅需 0.733 元。


也就是说,即便后期无人驾驶网约车,真的像李彦宏说的一样,价格比现在便宜一半,从 2.7 元/公里降至 1.35 元/公里,百度的 Robotaxi 也是可以盈利的,并且毛利在 45.7%。(以上测算均未考虑运营成本)


这意味着,百度的 Robotaxi 可以在盈利的情况下,跟滴滴打价格战,直到吞噬掉滴滴的市场份额。


那么,在百度以收费便宜一半的价格的情况下,获得滴滴的全部市场份额,他的盈利能力会是什么样呢?


根据滴滴 2021 年年报的数据,其中国出行业务的营收为 1605.2 亿元,那么以 2.7 元/公里的价格,总运营里程为 594.5 万公里,我们以该公里数为保准进行计算:



我们可以看到,百度的毛利润有 367 亿,而滴滴仅有 241 亿。请注意,在本计算口径中,百度的车费收费价格比滴滴便宜了一半,但利润还会比滴滴高 100 多亿。


另外,我们选取了百度 Robotaxi 和滴滴每公里成本格作为价格区间,对于百度Robotaxi的定价区间做一个敏感分析,想看看在不同定价下,百度 Robotaxi 实现 Breakeven(近似理解成回本)的时间。



百度 Robotaxi 按照如今市场价格的 50% 定价,他也仅仅只需要将近 2 年的时间就可以收回汽车制造的成本,剩下的 5 年运营就是在白赚。


虽然这是一个模糊的理想化测算,但这依然算是“模糊的正确”,代表了未来的趋势。


说实话,这个数据算出来之后,本编辑部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但趋势似乎的确就是这样。就像汽车取代了马车一样,科技对效率和成本的推动,就是那么不讲道理。


当然了,本编辑部写完上面的这段话之后,觉得似乎有点太吹百度了……


所以,下面我们再说点冷静的话。


首先,你要明白,前文说的一切,都是一张大饼,我们只是将这张饼描绘的更清晰、更具体,使这张饼变得更诱人了而已。


我们没有办法预测自动驾驶技术达到上面 Robotaxi 理想化模型程度时的时间点,搞不好还要 10 年甚至更多。


而百度的研发费用,根据 2021 年年报,有 249 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支出,这些支出并没有全都用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我们假定他 ALL IN AI,相关研发占比支出比较高,占总投入的 70%(有些咨询公司认为是 90%,我们觉得有些夸张),那么一年的支出就是 174.3 亿元人民币。


每年花这么多钱,搞他 10 年,也是很恐怖的成本,而我们前文的理想化模型推算,仅计入了制造成本,并没有计入研发成本。


一旦他做成了,这个成本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很快能赚回来。但,他还有可能做不成,并且有一些其他影响因素,比如国家在相关法律上的立法进程,极端情况下可能因为交通伦理问题永远没办法落地或是仅能小范围展开。


其次,你还需要明白,既有技术又有钱,还有做 Robotaxi 的想法,并且跟百度实力不相上下的巨头,不在少数。搞不好干成这个事儿的,最后是特斯拉。


最后,还有一点,是与业务和研发无关的利益冲突。如果这个事做成了,大量以开网约车为生的司机,何去何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户

    自定义
    支付: